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生天地 > “津韵”生香,玉墨留心——九年级作品

“津韵”生香,玉墨留心——九年级作品

2019年12月31日 11:29:34 访问量:2358

玉墨留心 ——九年级作品

知识在时间的沉淀下如同美酒愈发醇厚,岁月的流逝于我而言,是上天赐予我见识知识硕果的机会,我用笔记我所思,述我所想,抒我于国于家于人生的深情……

 

****

****

祖国是融入血骨的图腾

1714 李金阳

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世还做中国人!

——题记

七十年风雨兼程,七十年薪火相传,七十年披荆斩棘,七十年栉风沐雨,七十年追风赶月不问归路,只愿平芜尽处是春山。

从历史的硝烟中走来,拨开暗沉沉的雾霾,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方式复兴中华民族。她经过战火纷飞,硝烟弥漫的洗礼,山河破碎,像是扎在白骨的沉疴。断壁残垣,像是刻在血肉的伤疤。无力回天的残局终于迎来了力挽狂澜的盛宴,举国欢庆。

金碧辉煌的故宫,饱经风霜的圆明园,尸骨未寒的白公馆。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黄沙无垠的西北大漠,清雅柔情的江南水乡水乡,蜿蜒于青山的长城。松林翠绿的大兴安岭,汹涌澎湃的南海。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长江。流传千年的文化典藉,实为不朽传世佳作的唐诗宋词。

军人们身佩刺刀,脚踩长靴,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。一个个方阵似波涛滚滚,展现我国军士的独特风采。女兵们个个英姿飒爽,训练有素。挺拔的身姿透露着一股硬朗美,正是“巾帼不让须眉”。地上天上,较以往数量更多,性能更先进的军事武器,象征着中国的强大 足以让世界为之惊叹。

“吾辈何其幸,得以炎黄名。”

“东风快递,使命必达”“长剑在手,赶赴苍龙”“巨浪奔腾,威震海天”这便是中国的霸气。

二十万人民群众,七十辆绚丽多彩的花车,缓缓走来。一辆辆花车如一幕幕画面,展现了祖国一步步强大。现在的中国,即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,中国速度是最好的代名词。无论交通,建筑还是网络都位居世界前例。但中国并未因此骄傲。不论是国庆上授予勋章的国家功臣,或是背后的研究团队,都在默默中努力,只愿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。

君且看,港珠澳大桥飞架南北,筑梦顶级中国造,为她衣锦前挂道玉带流光;君且看,七十年前的中国交通频频受挫。而如今,亦有飞速开往世界的高铁,有探索深海的蛟龙;君且看,华为研究五G技术,多国合作互利,共赢未来,开展量子通信,大胆创新,发展科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。

 如果奇迹有颜色,那必然是中国红。

“开国大典的时候飞机不够,您说那就飞两遍,现在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。要多少有多少,这盛世如您所愿吧,山河犹在,国泰民安。当年送您的十里长安街,如今已是十里繁荣。”我爱中国!

 

“下辈子你还做中国人么?”“上辈子你已经问过了。”

——后记

****

教师评语

****整篇文章气势恢宏,一气呵成,字字铿锵。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,给文章增添了文学情趣。一组组渲染铺陈,表现祖国的繁荣昌盛,表达小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,读后让人振奋,鼓舞人心 

指导老师:刘超

****

****

回 望 离 别

1712 易紫舟

天色有些阴沉,猛烈的风撕扯着夹杂而来的雨,枝条在黑暗中无边的呻吟摇曳,树叶飘落,繁花凋零,根茎在狂风中作着最后的挽留。我站在小路的尽头回望过去,多少次,我也在成长中经历离别。八岁的那个夜晚,父亲牵着我的手,拖着行李,一步一步向小区外走去,熟悉的路,熟悉的脚印,走起来却显得如此艰难漫长。那时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只记得那天清风萧瑟,平日里最为喧闹的草丛,忽而也变得安静下来,我回头望了望那个熟悉的家,发现一切都笼罩在沉默之中,唯有行李箱底下的轮子被小石子磕得呼呼响。我终是离开了家,离开了父母,被送往叔叔家,我开始学会如何与人相处,开始学会微笑待人,这一别便不知别了多久。时间停留在十一岁的那个清晨,狭小的房间里挤满了人,大家相互拥抱着哭着围绕在床的周围,抽泣声,呼喊声与铁盒中升起的浓烟一起充斥着我的大脑,我跪在母亲的床前,紧握住母亲的手,苍白的脸色,发紫的嘴唇和那双空洞的双眼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恐怖,母亲双手的余温在一点一点褪去,我轻轻地趴在母亲的耳朵前,像小时候对母亲说悄悄话那样,我告诉母亲,我的小提琴五级考试拿了优等级;我告诉母亲,我的英语默写拿了满分,我告诉母亲,外公外婆的身体都还算硬朗;我告诉母亲,一切都很好。我没有想像中那样嚎啕大哭,只觉得眼睛胀痛发热,眼泪在眼脸里打转,我又何曾不难过呢?终是理智战胜了情绪罢了,我告诉母亲,我,长大了。我知道,只有这样才是与母亲最好的告别礼。从那以后,我不再喜欢哭泣,我开始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,开始在黑暗中摸索生活的道路。面对那冰冷的坟墓与醒目的墓碑时,只是轻轻一笑,告诉母亲一切都很好。现在,我站在时光的分界点,看着岁月悄悄地从自己手指间流逝,或阳光明媚,或暴风骤雨,或旭日东升,或长夜无边,又或是百花齐放,或是秋意凉薄,或是骄阳似火,或是寒风刺骨,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都埋藏着我成长的足迹,欢笑与泪水,激动与悲伤都已成为过去,回望悠悠岁月,幸福与不舍徘徊在心头,奏响了青春的离别之歌。曾记否,那年校园槐树下的矫健英姿;曾记否,那年国旗下的庄严宣示;曾记否,那年我们埋头苦干、奋笔疾书的艰难日子;曾记否,那年与朋友一起许下的我心旧……记忆已成碎片,我在成长中告别着逝去的时光,与曾经的自己说着再见,每一刻我都在经历着离别,与时间的离别让我学会珍惜,学会勇往直前。花开花落,落叶归根,终是带着离别的序曲在秋风中远行;悲欢离合,生离死别,我在离别中长大,也终是学会了笑对生活。****

教师评语

读来不觉泪眼模糊……

逝者安息,生者奋发!

孩子,你的坚忍、坚强令人感动,好好生活!

指导老师:刘晓敏

****

****

你是我们永远的宝

1704 邵思伊

你常笑着说,除了爸妈,你就是我最亲的人了。在所有人眼中,你都是一个强势的老太太。也是,自从爷爷走了,我也上了初中,跟着妈妈生活,你就一直独居在那间小屋。爸爸,伯父,姑姑都让你跟他们一起住,可你就是不愿意,说不习惯。但大家心里都明白,你就是怕麻烦他们了。与大多数老人一样,你没有工作,每天都呆在家里闷得慌。而你当然不想让子女们觉得———你老了,就没用了。因此,你很少闲下来。要不就腌个辣椒,酿个萝卜,要不就织条围巾,缝个手套。而你并不能都用上这些东西,所以就这家分点,那家送点,到头来大部分都给我们了,你自己却没留多少。然而,你与其他的老人不一样。你没有传统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,注重人人平等。不仅如此,你还对我们几个孙女都很好———简直要到溺爱的程度了。在偶尔打一场麻将时赢得的零食和些零钱总会分点给我们姐妹。最重要的是,你从来都不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。在我考试失利时候,你会拿出一堆零食来逗我开心。安慰我下次一定能考好。同时,我考得好时,你一定是最开心的那个,街坊邻居聊家常事时,你总把我的名字和成绩挂在嘴边,弄得人尽皆知,你脸上的笑容,更是藏不住!可是,岁月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越来越深———你的头发渐渐都白了,背也慢慢地驼了。有一天,我惊恐地发现,我居然要低头看你了———以前在我心中无比高大,是我的依靠的你!眼看着你那双麻利的手做事不再迅速,那对灵敏的耳朵越来越背,那个总能逗我开心的嘴说的话慢慢变少了,我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。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奶奶啊,你是我们永远的宝,是我们全家都要呵护着的宝!****

教师评语

****

有这样温暖、勤劳、坚强的奶奶,真是幸福啊!愿你们带着这份爱,用尽温暖去拥裹奶奶的晚年生活!

指导老师:张慧

 

****

****

清风徐来,平生烟雨

1714  谭逸舒

回首历史长河,徜徉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海洋里,有这样一个人——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;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;他的豁达成就了他清风徐来,平生烟雨的一世。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。

苏轼一生风雨,一生坎坷,然而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,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那些尘封的记忆时,他的名字,却总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、回荡。如烟往事,似水流年,带走了他的人,但永远带不走他的名字与他的魂。

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,思绪随着笔尖渐渐飘向远方……我仿佛看到了900多年前站在黄州赤壁前的苏轼。他——满腹经纶,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,而此时?我感觉到他是如此的悲伤,面对那漫漫江水,他陷入了沉思。凝望着向东的逝水,他端起了一杯酒,祭奠过去英雄,也忘怀自己的过往。

这是因为这沉思、这杯酒,才有了后来的“哀吾生之须臾”倒不如“托遗响于悲风”,去山间之色,听江上清风之歌唱。他不再悲伤,不再耿耿于怀。后来的他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顿悟。是啊,他是关东大汉——他在赤壁江边,临风而立。

杭州的老百姓永远记住了这位父母官;在风景如画的杭州,令无数文人雅士沉醉的西湖,他也曾留下了自己的踪迹,就是多情的他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;他也曾在密州带领全城人出猎,尽显他的豪情壮志。心系国家的他,终究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重用,那时他定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,展现英雄本色。

他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他的多情、豪放与豁达,他就是这样“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”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苏轼。

夜已深了,情已浓了……我似看见,他在一片清清冷冷的月光下舞剑的身影,洒脱间又带着的丝丝缕缕的凄凉。远离家乡,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的他,一首《水调歌头》道不尽他心中浓浓的思乡之情。正如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带着淡淡的哀愁,不禁让人湿了青衫。

然而他将悲伤与叹息搁浅在相思风的独岸……“故乡何处是?忘了除非醉”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,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忧愁与悔恨只为李后主吟唱。苏轼是关东大汉,他让天上那轮明月传达自己的思念,一句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不仅让他一生烟雨得到升华,也给予数不尽的后人以慰藉,他将那颗豁达的心传给了饱受思念之苦的人们。

清风徐来,平生烟雨。正如余秋雨先生在《东坡突围》中写到的“苏轼选择了赤壁,赤壁也成就了苏轼”。于是赤壁记载了苏轼的崛起,沉淀了苏轼的不屈,而明月彰显了他的多情,传递了他的豁达。

****

教师评语

小作者以饱满的激情写尽苏东坡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旷达与超脱。行文舒展流畅,自然洒脱。语言清逸婉丽,富有诗意,不失为一篇佳作。      

指导老师:刘超

****

用心雕塑,磨练玉璞

千锤百炼,润字入心

我们用心观察生活,我们用笔记录美好,“津韵”生香,墨玉留心~~

 

 

 

****

 

 

编辑:饶雨晴

审核:许小波

****

 

 

编辑:许小波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文津教育集团湘阴文郡城东学校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-8
联系地址: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新世纪大道(新汽车站旁)
网址:http://xycd.30edu.com 电子邮箱:cdsyxx@163.com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